-
上海公布2个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名单
天文资讯上海公布2个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名单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领域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名单公布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领域项目通讯评审已结束,现公布参加通讯评审的专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蔡雷、陈爱华、陈辉、陈兴、陈志龙、程时伟、代琦、范志宁、高栋、洪远、黄金艳、黄瑾、黄涛、季星来、蒋轶、孔万增、孔祥祯、李华、李继云、李玺、梁旻、林之枫、刘辉、刘健...
2024-10-30 0次
阅读更多 -
鱼类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技术取得新突破
鱼类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技术取得新突破 10月2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李军研究团队与刘静研究团队合作,创新性建立了一种鱼类性别特异性标记开发技术,为助力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深入研究和性控育种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生物学领域国际期刊《千兆科学》(GigaScience)。 据了解,鱼类性别特异性标记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分为性别标记探索期...
2024-10-29 0次
阅读更多 -
合成细胞国际联盟成立
合成细胞国际联盟成立 10月23日至25日,首届合成细胞国际会议在深圳举办。该会议是针对全球合成细胞领域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战略性研讨。 会议联合了合成细胞欧洲联盟、美国构建合成细胞联盟、合成细胞亚洲联盟、合成细胞非洲联盟,邀请了来自包括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David Baker等在内的5大洲15个国家的37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科学家代表,分享合成细胞领域发展现状...
2024-10-28 0次
阅读更多 -
AI如何影响工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说
AI如何影响工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说…… “我们不应该去问在遍布人工智能(AI)的世界里工作机会从哪里来,而应该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够在这个世界里面有立足之地,能够有效地工作。”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现场,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进行了主旨报告。 皮萨里德斯以《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应用与影响》为主题,基于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2024-10-27 0次
阅读更多 -
耐热高强钛基复合材料有力支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耐热高强钛基复合材料有力支撑航空航天高端装备 早在1961年,钱学森先生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时就指出:“航天器每一个零件减少1克重量都是贡献,协调重量是总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高比性能的新材料是轻量化的基础。以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的钛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是实现航空航天高端装备轻量化、提高装备功效和武器战术性能的关键战略材料之一。相较于传统高温合金...
2024-10-26 0次
阅读更多 -
我国科学家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我国科学家揭示过敏反应关键机制 记者24日获悉,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和深圳医学科学院宿强团队合作揭示了过敏反应关键机制——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高亲和力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为过敏反应研究领域带来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10月23日刊发在《自然》杂志上。 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等在人群中十分常见,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宿强介绍...
2024-10-25 0次
阅读更多 -
开创中国肺癌治疗新标准这个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开创中国肺癌治疗新标准,这个团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稳居癌症榜首。与此同时,超过70%的肺癌新发病例在初次诊断时已步入中晚期阶段,加剧了治疗难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模式与西方人群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套用西方的诊疗策略难以精准匹配中国患者的实际需求。鉴于此,探索并建立针对肺癌早期复发与转移的有效预警机制,以及开发能够精准预测治疗响应的新技术...
2024-10-24 0次
阅读更多 -
2024年度陕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审结果公示
2024年度陕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审结果公示 关于2024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审结果的公示 按照2024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有关要求,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省级评议工作。经专家评审,拟同意39所高校申报普通本科专业点91个,最终结果以教育部文件为准。现将具体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一、公示时间:2024年10月21日至24日。 二...
2024-10-23 0次
阅读更多 -
可以看穿大脑的超级显微镜上新
天文资讯可以“看穿”大脑的超级显微镜“上新”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团队的研究成果——新一代介观显微仪器RUSH3D问世。这台仪器可以“看穿”大脑,具有跨空间和时间的多尺度成像能力,填补了当前国际范围内对哺乳动物介观尺度三维观测的空白,同时为揭示神经、肿瘤、免疫新现象和新机理提供了新的“杀手锏”。相关研究刊发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通过这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看到什么...
2024-10-22 0次
阅读更多 -
首次用AI发现5颗超短周期行星
首次!用AI发现5颗超短周期行星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倪思洁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教授葛健带领的国际团队,创新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成功在开普勒卫星2017年释放的恒星测光数据中发现了5颗直径小于地球、轨道周期短于1天的超短周期行星,其中4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其主星最近的最小行星,类似火星大小。 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利用人工智能(AI)一次性完成搜寻疑似信号和识别真信号的任务...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陈润生院士受聘为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主任
陈润生院士受聘为中原智能医学实验室主任 校长阚云超向陈润生院士颁发讲席教授聘书 10月16日,陈润生院士聘任仪式在河南科技学院办公楼206会议室举行。新乡市委李卫东,河南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二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马丰收出席聘任仪式,校领导宋亚伟、阚云超、姚刚、胡铁柱参加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校党委、工会主席姚刚主持。 校长阚云超为陈润生院士颁发讲席教授聘书。 校宋亚伟在聘任仪式上致辞...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调查报告医学等专业读研比例持续较高
调查报告:医学等专业读研比例持续较高 中新网北京10月18日电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正式报名已于15日开始,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持续走高的“考研热”有降温趋势,但部分学科的读研热度却并未减退,农学、理学、医学读研比例持续较高。 资料图:一名考生进入考研考场。陈彬摄 近年来,“考研热”的话题持续为所关注。从数据观察,据统计,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64...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诺奖的AI年带来哪些启示
天文资讯诺奖的AI年,带来哪些启示? ■诺贝尔奖一直以来被视为科学领域的最高荣誉,用于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在深刻改变着各个学科的研究方式和方向,成为数据推断的新范式。此次诺奖将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同时颁发给AI领域的先驱,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最好回应。今年的诺贝尔奖将人工智能(AI)推到了科学舞台的中央。这不仅是对几位杰出科学家的认可...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诺奖得主受聘华科大名誉教授
诺奖得主,受聘华科大名誉教授 10月16日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 Benjamin List教授 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授聘仪式在梧桐语问学中心 明仁楼思远厅举行 校长尤政为Benjamin List教授 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Benjamin List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为有机催化与合成...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论文爆雷面对同行质疑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学生
论文“爆雷”!面对同行质疑,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学生 如果有一天,你研究了很久的东西被发现是错的,你该怎么办? 在知乎上,有学者声称自己读研究生时经历过此事,并推翻重做。她很庆幸自己及时发现,没有给自己的人生抹黑,“自己发表的东西,过些年,在自己死之前,被别人证明是错的,那才是最可悲的”。 而一名在生态学领域拥有20年经验的生态统计学家正在面临这个“可悲”的时刻。 Olivier...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