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近20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武汉开展水文与大地测量专题研讨

    媒体报道新华社近20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武汉开展水文与大地测量专题研讨

    新华社武汉7月4日电(记者谭元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水文大地测量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卫星重力与水文学”论坛日前在武汉召开,近20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武汉开展水文与大地测量专题研讨。相关专家围绕卫星大地测量学、水文学、水文地质学、冰冻圈科学和水文遥感等领域的理论前沿、行业动态和技术应用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科学家发现地幔混合对流重要证据

    媒体报道新华社科学家发现地幔混合对流重要证据

    新华社武汉2月21日电(记者谭元斌)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其中地幔约占地球总质量的67%。地幔对流理论是理解地球内部板块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基础。长期以来,地幔对流模式一直存在争议。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地幔混合对流的重要证据。 记者21日从这家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倪四道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国际同行开展合作...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研究发现近十年全球流域总水量变化趋势被严重低估

    媒体报道新华社研究发现近十年全球流域总水量变化趋势被严重低估

    新华社武汉2月10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全球水文模式严重低估了近十年来全球流域总水量变化趋势。 这是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的消息。据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实验室张子占副研究员作为主要成员...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已成为影响青藏高原质量平衡第二大因素

    媒体报道新华社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已成为影响青藏高原质量平衡第二大因素

    新华社武汉11月15日电(记者谭元斌)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已成为影响青藏高原地区质量平衡的第二大因素。这是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得的消息。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利用复主成分分析及小波振周谱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质量平衡变化。 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我国研究团队突破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核心技术

    媒体报道新华社我国研究团队突破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核心技术

    新华社武汉9月9日电(记者谭元斌)来自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成功突破卫星重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核心技术,使我国在重力卫星数据处理与应用方面实现独立自主。 卫星重力测量是一种对地球的质量分布和迁移所导致的重力场及其变化进行卫星测量的技术,在地下水监测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了解到...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水文大地测量学研讨会在汉举办

    媒体报道新华社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水文大地测量学研讨会在汉举办

    新华社武汉7月5日电(记者谭元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水文大地测量学”研讨会暨第三届“卫星重力与水文学”论坛日前在武汉举办,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专家出席。该论坛在国内举行,表明中国在重力卫星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厚泽介绍,近年来我国在重力卫星平台和载荷研制、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Water table falling in China research

    媒体报道新华社Water table falling in China research

    BEIJING, May 3 (Xinhua) -- Groundwater in some parts of China is decreasing,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Researchers used data from satellite gravity surveys, hydrological models and...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新华社High precision gravity solutions developed for

    媒体报道新华社High precision gravity solutions developed for

    WUHAN, Sept. 14 (Xinhua) --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developed high-precision temporal gravity field solutions to monitor groundwater. Researchers from the Institute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of the...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文汇报郝晓光 把世界地图竖起来

    郝晓光的背后,挂着那幅大名鼎鼎的竖版世界地图。张小叶摄 该图为新的南半球版世界地图,已于今年9月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图中的地形地貌采用全数字化高程数据计算生成,不掺杂人为的描绘成分。 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 新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为方便对比,此图横置) 根据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2002年9月开通了北京经北极直飞纽约的航线,这是北京飞纽约同类航线中最短的一条...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珊瑚微量元素古海水温度计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珊瑚微量元素古海水温度计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改进的珊瑚微量元素古海水温度计,首次系统地评估了机器学习在基于珊瑚微量元素/Ca比值的表层海水温度重建中的应用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 表层海水温度是研究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机制的关键参数。然而...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换个角度看世界中科院郝晓光研究员做客我校光谷课程

    以下内容转自华师一附中网站:http://www.hzsdyfz.com.cn/Item/16527.aspx 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全球通用的世界地图,你有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呢?南极洲所占地球比例真的如世界地图中的一般嘛?沿用了若干年的“横版中国地图”可能一直留给我们一个错觉:以为中国疆域版图形象是东西长,南北短。其实正相反,中国疆域的南北距离为 5500 多公里...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10月17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及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全球生态治理(南森)大会——国际花木发展主题会议召开。会上成立“总部+基地”花卉产业创新联盟,发布全国花木数据要素综合服务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召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花卉种质资源、花木产业发展及北京市种业之都建设开展深入研讨。各国专家教授及国内行业领导...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大写湖北人可敬湖北南极科考人

    媒体报道大写湖北人可敬湖北南极科考人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687542906418361891study_style_id=feeds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光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光催化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兰亚乾团队在光催化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他们合成了两种三功能(氧化性、还原性和路易斯酸性)分子结光催化剂uc-Ni5-Co4和c-Ni5-Co4。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光催化有机合成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绿色方法。然而...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
  • 人民日报郝晓光和他的竖版世界地图 让世界竖起来

    200多人的会场,先是鸦雀无声,继而私语嘈杂。 “错了,美国在中国的北面,而不是东面。” 台上,专家正在介绍二代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同为演讲嘉宾的郝晓光忽然站起来“纠正”。 时隔多年,说起那一次的“挺身而出”,这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还难抑得意,“蛮像一次壮举。” 2006年10月的那次卫星导航系统研讨交流会上,按照专家介绍的方案,北斗卫星优先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向东...

    2024-10-21 0次

    阅读更多